“我不需要什么奇迹。”
概述创作彼女:要素溢出的另类电波作
近年来,有一部神似恋彼女的作品在业界亮相,熟悉的画风、类似的主题,使得这一作被戏称为“恋彼女的精神续作”。不过,这作既没有新岛夕,也没有水月陵,这是工藤啓介所写的故事,但同样巧合的是,与恋彼女类似,这作也陷入了口碑两极分化的境地。这作的名字甚至都与恋彼女有种冥冥之中的对应,这作就是创作彼女的恋爱公式(又称:创作彼女的恋爱方程式)。
创作彼女的恋爱公式发售于2021年,正如其名,本作讲述的就是关于创作的故事。本作剧本工藤啓介、背景志水、画师九条、音乐樋口秀树/柳英一朗/西坂恭平,画面与音乐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出色。本作曾获2021年的萌系游戏大奖第1名,但在国内评价并不算高,可以说是相当的两极分化、争议巨大。不过,无论是对本作感不感兴趣的朋友,都不妨将本文看完后再作思量。
首先,作为概述,笔者先向大家报告个人的创作彼女印象与评分,以供大家参考:总分9.4分、画面9.7分、音乐9.5分、人设9.6分、剧情9.0分、氛围体验9.2分。
对笔者来说,推旮旯就一定要推全线。而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全线战士,推一部所有女主都在自己好球区上的作品是一种什么体验,创作彼女第一次告诉了自己答案。优秀的画风CG音乐人设给了自己畅玩本作足够的信心与底气,每一条的语音都是完整听完,这作个人推的过程实则是很享受的,也是因此,才想将本作推荐给大家。
当然,在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说,听笔者的感受完全不像是在玩一部争议如此巨大的作品。确实如此,因为本作在个人看来,是需要去“对电波”的,但不是素晴日那类的“电波”。对于创作类主题的gal,无论是恋彼女、又或是樱之刻,其遭受诟病与争议的部分往往与创作情节中夹带着的那些“核心思想”有关,而创作彼女的争议也在于此。这样的“核心思想”或者说是“主题”是需要去“对信号”的,“信号”对不上,那体验感便必然会分崩离析,玩家便必然会将其打为“烂作”;但若对上“信号”,整体的观感便会顺畅至极,跟着作者的情感牵引移动,享受着作者希望传达的主题与感动。这也便是创作类galgame所具有的另类电波作属性。
因为对不对得上电波会导致本作体验差异巨大,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会将分享的重点着眼在本作所具有的独特要素上,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感受本作的电波所在。那么,下面请允许笔者带着大家走进创作彼女。
要素一:从超长共通线讲起
与正常的萌系galgame平行女主共通线不同,本作的共通线为本作的一大两点,在共通线中重点增强了“情节趣味性”与“女主之间的交互性”。本作共通线相比别作较长,丰富的共通线剧情将各个女主在一开始直接连在了一起,四女主之间充满了围绕男主的剧情碰撞,其实际体验感或许类似于《路人女主》,多少还有点小扭曲,使得前中期的共通线充满了乐子。另外,这样的共通线与女主间交互也对四女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多方位刻画,使得各个女主的形象都跃然纸上、更为立体。不过,也是要看读者是什么类型的受众了,这样的共通线也受到了很多批评,因为其中一些情节可以移至个人线,以增强个人线的体验感,但这种看法因人而异,至少对于笔者而言,更长的共通线讲述了更多的人物关系与交互,共通线与个人线的交界处也停留在了刚刚恰好的位置。对笔者而言,共通线的剧情绝对算的上是很优秀的部分。
要素二:超级美味的角色代餐(人设轻微剧透)
对本作来说,“人设”绝对是吸引自己的核心要素。正如前文所述,本作四女主皆在个人好球区:星奏系女主、桐谷遥代餐、经典画师妹系、经典工口学姐系。四女主相辅相成,加上共通线的优秀交互给了自己相当不错的体验。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第一女主与第二女主。
·代餐一号:作家星奏——彩濑逢樱
作为本作的第一女主,在初见本作,联想到恋彼女的那一刻,彩濑逢樱的身影便被自己不自觉地和那位故人重叠在了一起。而随着剧情深入,自己的预感也被证实正确,彩濑逢樱与姬野星奏,她们的性格中充满着相似之处,虽然“星之声”与“创作者”不太相同,但那份追求与执着是相似的,也正是这份相似之处,彩濑逢樱或许会带给男主与玩家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而或许是笔者若有若无M倾向的原因,这份难以言喻的感受对笔者而言是如此的美味,可谓是“对上了电波”。
·代餐二号:声优桐谷遥——月见坂桐叶
在看见桐叶的第一眼,不知为何自己就将其与桐谷遥的身影重合在了一起,仿佛如果能从不同角度了解桐谷遥,其就类似月见坂桐叶那样的存在(叠甲:如果有遥厨觉得ooc了那就是我错了)。月见坂桐叶,一位相当完美的声优(偶像?),前期如此,后期亦是如此,从始至终,或许桐叶才是那个付出最多的女主,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桐叶是本作最受喜欢的女主。桐叶的个人线,也是笔者认为本作必推的个人线,其中深刻展现了月见坂桐叶的个人魅力,相信过完这条线的朋友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要素三:创作情节的暗喻与自述
到此,让我们再回到本作的主题——“创作”上。作为创作类galgame,每作都会有一个独特的主题,而所谓核心思想也是在那个主题中体现的。樱之诗和刻关于绘画的讲述,恋彼女的阿尔法可隆与星之声,而在创作彼女中便是剧本的创作。创作彼女校园的背景其实很有意思,校园中的专业被分为剧本、声优、绘画等galgame分工,对于gal玩家去体验本作天然就有种亲和力在里面。而在其中,彩濑逢樱与男主都是剧本专业,经典的亦是朋友亦是对手设定也是驱动剧情前进的推力剂。创作彼女的剧情还有意思的一点是,正如其校园背景类似galgame创作一般,其中的剧情内容充满着关于对“如何创作”、“创作的本质”等诸多问题的辩论与探讨,这些情节对于同为创作者的朋友们来说或许会很熟悉、会觉得很有意思,如果可以对上这部分电波,那么创作彼女完全值得一玩。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创作类主题galgame可以得心应手运用的,那就是通过创作者情节进行暗喻与自述,以反映到人物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上。如同樱之诗中的“樱日狂想”、“向日葵”等,恋彼女中的《阿尔法可隆》,其创作者创作之物,必然会反映到创作者自身的情况与命运上。创作者的创作一般都是自己经历与认知的重述表达、一般都体现着创作者的灵魂与内核,是彰显命运与情节暗喻所在。在创作彼女中,这样的暗喻与自述处处存在,从共通线到个人线,工藤啓介很喜欢这样的写法,这也给了创作彼女很多的可解读性与预测性。不过,因为工藤啓介其自身文笔实力问题,创作彼女的类似情节并没有做到像是樱之诗、恋彼女那样的感觉,致使这样的创作表达有种不明不白在里面,或许令人难以接受,对不上这部分电波的话可能会很难办。(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进行过创作的玩家对本作的评价普遍会更高一些的原因,视角与注意点或许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
要素四:创作者的偏执天平
作为创作类galgame的绝对忠实受众,笔者认为此类galgame的核心思想总会回到“天平抉择”上。创作者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往往充满了执念、癫狂、甚至为了一个目标而死亡,正所谓困境诞生佳作,苦难——这是“创作者”这一群体很多时候必须付出的“代价”。樱之诗的夏目圭之流、冥契的天乐来来一众,成就自己“创作价值”的途中必然需要舍弃很多东西,就算是生命,诸如命或灵魂一类的东西被创作者轻易地放在天平上衡量,而最终的价值无疑会偏向“创作”的那侧,这也就是创作者所谓的“献身”。【这个结局算Happy end吗?不好说呢,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是Bad end吧】
但是,这样的执念是他人所不能理解的,正所谓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健康第一”,但这样的“公理”仿佛对于创作者们来说是不适用的,比起“健康”,创作者们自认为这一生中会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而当这样的两种观念产生碰撞时,倘若不慎,便可能导致全盘崩溃,本来应该作为画龙点睛的一笔,最终却成为了压垮整部作品的稻草。工藤啓介的实力显然是不如扶她自、rkr等人的,这也导致创作彼女中的“创作者天平”更难以被人接受,最终诱发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在许多人眼中将创作彼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创作者执念,在更多人的眼中或许就是完全不懂生命价值的偏激之人而已,外加上工藤啓介那完全不合时宜的h场景,创作彼女在许多人眼中的“溃烂”或许就在这里吧。
总结
人与人之间的经历不同,对于一部作品的看法固然不同,可能人们都在批判着自己心中的雷作与烂作,但别人的神作不一定是自己的神作,别人的烂作也不一定是自己的烂作。如果你对创作彼女的要素与主题感兴趣或是能产生共鸣,那么,欢迎你来尝试,如果能对上电波,我相信这作会给你留下足够优秀的体验。